文明实践“加码”幸福生活
发表时间:2024-01-12    来源:

 

建一个个特色阵地拓展文明实践“服务圈”,让一支支志愿团队传递文明实践“接力棒”,用一场场精彩活动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近年来,在海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已从物理载体的联动产生出种种“化学反应”,逐步构建起“5+1+X”文明实践生态圈,让海虞百姓在文明实践中“加码”幸福美好生活。

一个个特色阵地,拓展文明实践“服务圈”

走进海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辆红色“无忧号”列车“驶入”眼帘,每节“车厢”内设置不同展板,布置了各类红色书籍,这里既是学习阅读的阵地,也是学雷锋集中行动的场所,每月5日不同的志愿团队进驻这里,开展维修、义诊、知识科普等特色志愿服务。

“无忧列车”“解忧理发铺”“乡风文明馆”“青春路演厅”……2.0版本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破传统空间布局,将文化、文明、自然生态等主题有机融合,以更完善的硬件设施加载多种特色服务功能,可常态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展示、文化交流、艺术培训、图书阅览等各类活动。在“民艺匠志集”,编织、毛毡、衍纸、竹编……全镇各类文创产品及各志愿服务团队的手工作品在此集结展示,海虞镇通过“志愿服务+成果展示+爱心义卖”的形式,帮助辖区困难群众,让“全民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

以实践所为中枢,盘活全域文明实践“一盘棋”。海虞镇不断整合优化全镇资源,下设24个实践站、13个实践点,探索打造文明驿站、应急驿站等多元化特色服务点位,逐步形成集文明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传承、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

“工作间隙在这里喝口水、充个电,冬暖夏凉,常年奔波在路上,现在有这么个歇脚的地方,感觉非常暖心。”快递小哥蔡诚浩口中的“歇脚地”是海虞文明驿站,这是常熟乡镇中首个全年365天开放的志愿服务站点,目前已设立4个,实现被撤并镇全覆盖。文明驿站为居民群众、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信息查询、交通指引、休息饮水、学习阅读等常规志愿服务,同时规划了缝纫、义诊、理发等特色志愿服务,把及时贴心的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送进百姓心坎。

横向拓宽文明实践阵地网络,纵向丰富每个阵地服务内容,海虞镇构筑起了立体的文明实践阵地格局,真正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覆盖到哪里,让文明实践“随处可见、随时可进、随手可得”。

一支支志愿团队,传递文明实践“接力棒”

“推呀拉呀转又转,桶儿转得圆又圆,手里拎个灶上水,倒到河里白浪卷……”近期,在海虞镇各村乡村大舞台上,江岸艺术团演员们排演的小品《绿水青山人人爱》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该节目讲述了志愿者“元元”、综合执法人员“淘淘”劝导普通百姓“翠翠”维护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成效的故事。

“元元”“翠翠”是海虞镇的草根网红,在海虞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都有他们的身影,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下快闪、路演、微宣讲等文明实践宣教活动80多场。

近年来,海虞镇以本土老牌方言小品人物“元元”和“翠翠”为主角,创新打造了特色宣传品牌“元元翠翠E起来”乡村方言秀项目,为文明实践引流,拍摄了文明乡风、移风易俗、全民阅读等系列爆款短视频,吸引近100万人次观看。该项目先后获得苏州市社科普及惠民扶持项目、江苏省社科联系统创新案例等荣誉。

草根网红也有明星效应。如今的海虞镇,涌现出越来越多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志愿者们。

全域招募一站服务——海虞镇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平台,面向市民群众组织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设立注册指导站点。整合文化、教育、卫生、司法、农业等公共服务资源,进行集中式培训,实现“一站式”志愿服务。目前,全镇共有39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册志愿者共2.9万人,全年开展志愿服务9100多场次,累计服务时长19万个小时。

特殊人群各展所长——“丽都奶奶”的爱心缝纫部每周设有固定开放日,为辖区内年满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和特殊人群提供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在一针一线里尽显文明温度。

“海虞妈妈”与孤贫儿童深入结对,通过心理上的沟通、生活上的关爱,让身处弱势的孩子们体会到了“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汪桥阿姨”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汪桥村里各个老人家中,按照老人需求开展生活照料、居家清洁、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让老人的生活增添烟火气和人情味。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也应该是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海虞镇将持续发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实现文明实践‘内外循环’,让文明实践‘接力棒’不断传递。”海虞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窦明春说。

一场场精彩活动,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海虞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今年以来,海虞镇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夜模式”,丰富夜间实践活动菜单,创新推出“夜党课”“夜课堂”“夜文化”等文明实践特色项目,依托宅基街巷、文体阵地、商业广场等群众喜爱的夜间活动场所,由专业志愿团队承接夜间志愿服务,丰富夜间文化生活,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充电续航”。

——在“好理围圆”宅基路演现场,海虞“先锋送讲团”成员们通过方言小品、音乐快板、戏曲、器乐演奏等形式,向群众讲清、讲透当前时事理论和惠民政策,推动理论宣讲“零距离”。“‘围圆’二字取自福山方言,意为‘好多’。‘好理围圆’展现了将党的众多创新理论‘大餐’烹制成群众喜爱的‘家常饭’,送到千家万户的生动画面。”海虞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钱敏蕾说。“好理围圆”已举办路演活动40余场,受众7000余人次,并入选苏州市社科普及惠民扶持项目等。

——在“海乐万家”百姓公益课堂上,由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业人士、乡土人才等组成的讲师团正在授课,学员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公益课堂秉承“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宗旨,通过前期摸排辖区群众的文化需求确定课程,连续5年开设了书法、绘画、摄影等十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课程,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此举提高了文化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

——在人群密集的街头巷尾,“百姓秀场”点燃城市烟火气。海虞镇整合中心镇区商业文化资源,打造以“夜食新天地、夜游新公园、夜娱新礼堂”为核心的夜间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开展亲子游戏、直播驻唱、烟火秀等特色文化活动,为周边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除了精彩的夜间活动,今年以来,海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喜乐灯会、“海乐万家”百姓公益课堂、“五一面对面”大走访等专题活动共计100余场。各实践站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亲子手工、文艺演出、阅读推广、慰问帮扶等大大小小的活动1000多场,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

海虞镇党委书记、新材料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朱惠明表示,海虞将持续深入融合“海润万家”等五大平台,壮大“益起来”志愿服务联盟,探索打造文明驿站、应急驿站等多元化特色服务点位,不断扩大“5+1+X”文明实践生态圈,让文明实践不断“出圈”,于无声中滋润“无忧小城”。

责任编辑:陆 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