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优属情意浓 共叙军民鱼水情
发表时间:2023-08-01    来源:

/融媒记者张雨嘉

常熟拥有光荣悠久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传统。从2003年首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到如今向着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冲刺,20年来,全市合力推进各项双拥工作,不断完善组织保障,深化军地合作,抓实政策落地,夯实创建基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不断推动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谱写了具有常熟特色的军民鱼水情深新篇章。

全方位服务国防军队建设

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形势任务,多层次、多维度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每逢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市领导坚持走访慰问驻苏、驻常部队官兵,用经济建设的丰硕成果激励官兵建设国防,扎根军营。

各板块精心开展现役军人家庭和边海防官兵家庭走访慰问活动,建档立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官兵后顾之忧;以深入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为抓手,持续开展以人文关怀、文化艺术、党建成果、社区共建、科普知识、法律服务、卫生健康、就业培训、援助基金、低碳环保为主题的“十大品牌”服务进军营活动。

此外,全市14个板块、343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挂牌,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拥军服务网络。

本市创新推出的“士兵部队立功、父母家乡疗养”、“驻军官兵免费体检”、养老服务拥军模式、城乡一体化优抚模式以及退役士兵“两会两班一专场”暖心工程等实事拥军项目,受到了驻常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的一致好评。

解决军人军属急难愁盼问题

广大军人军属为国防军队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本市始终对军人军属“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军人军属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军人军属切身感受到从里到外的温暖、从头到脚的光荣。

本市首创“阳光安置、司法护航”军转安置模式,四年来共接收安置转业军官55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岗位退役士兵21名,做到了个人、部队和接收单位三满意。

本市成立苏州市首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盟”,为退役军人、企业精准匹配岗位供需。

本市每年举办不少于3次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四年来提供岗位1.2万余个;为1262名历年退役军人免费提供就业创业服务,1054人成功就业。

针对驻常部队军队人员购房问题,本市推出“补贴购房、共有产权”政策,共为30名现役军人发放购房补贴1900余万元。

2020年设立的“慈善拥军”保障服务项目,为1700名常熟籍现役军人及现役军人父母提供意外身故、意外伤残、重大疾病、疾病身故等保障。项目运作以来,已赔付37万元。今年,又以不记名投保方式,为全市3万多名退役军人购买团体意外综合保险,总保额近50万元,有效提升了退役军人的抗风险能力。

本市还积极为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军人子女办理好中高考加分优待。四年来,共协调入学62人,办理中考加分6人,让军人、军属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拥军优属“朋友圈”不断扩大

前有梅李“徐阿婆”30年如一日为驻苏、驻常部队赠送时令瓜果蔬菜,后有“阿苏”坚持20年为驻苏、驻常部队现役军人免费理发。如今,更有163位“常熟妈妈”自发与百名驻常士兵结对认亲,给予“兵儿子”多方面的关怀照顾;全市百家门店为退役军人优待证持证人提供“衣食住行”全方位优惠优先服务……作为“沙家浜精神”的发源地,这片红色热土上始终赓续传承着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

在常熟,双拥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还是全社会的集体自觉。作为全市首家专门从事双拥工作的社会组织,常熟市沙家浜爱国拥军联合会由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家自发组织成立。联合会与驻常部队开展共建以来,在每年八一、春节等节日,根据部队需求为官兵解决实际困难。

曾在战斗中荣立二等功的退役军人龚伟明,前几年因所在公司倒闭下岗,由于年龄大、缺少技术,再就业之路艰难,整日闷闷不乐。联合会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与他交流谈心,鼓励他振作起来,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安排工作,帮助他重扬生活的风帆。

拥军联合会先后筹集100多万元扶持战友创办企业,带领战友们共同走上富裕之路,并先后安排4名复退军人就业。

为现、退役军人服务的“常熟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于去年11月设立,全市26家企业参与了首批资金募集,募集金额近100万元。截至目前,关爱基金已支出32万元用于支持部队建设和帮扶救助现、退役军人。

全市各民主党派也自发开展拥军活动,设立多个拥军组织和专项基金,打造了“同心拥军”品牌,拥军优属在全市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陆 怡文